關鍵詞:馬尾松 年輪寬度 徑向生長 氣候響應
摘要:【目的】研究福建將樂地區馬尾松年輪寬度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為本地區的樹木年輪生態學研究提供參考,為當地馬尾松的生產、農林業的發展提供數據支撐。【方法】以福建將樂林場采集的80根馬尾松樹芯為對象,運用ARSTAN程序建立差值年表和標準年表,通過相關函數、響應函數、單年分析等方法研究馬尾松徑向生長對氣候因子變化的響應,并采用響應面函數建立樹木徑向生長-氣候因子關系模型。【結果】馬尾松年輪寬度序列對氣候變化相當敏感,上一年5月到當年12月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氣溫的響應函數模型可解釋年輪寬度變化的57.43%;溫度對馬尾松徑向生長的影響存在一定'滯后性',上一年6月平均氣溫促進馬尾松徑向生長;月降水量和月極端最低氣溫是馬尾松抽梢期生長的氣候限制因素,當年抽梢期的降水和極端最低氣溫對馬尾松年輪寬度有顯著的正效應,其中當年3月份的降水和極端最低氣溫對馬尾松年輪寬度的作用尤為顯著;月極端最高氣溫是馬尾松伏旱期徑向生長的氣候限制因素,其中8月份的氣溫對馬尾松年輪寬度表現出顯著的負效應。【結論】該研究地區馬尾松生長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馬尾松年輪寬度序列對氣候變化相當敏感。建立的馬尾松徑向生長-氣候因子關系模型R2為51.2%,進一步驗證了當年的逐月氣候因子對馬尾松徑向生長的影響,該模型可較好地模擬馬尾松樹木徑向生長對氣候的響應。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在本刊發表文章,需引用本刊至少兩篇最近兩年發表的論文作參考文獻。
{2}文稿要求論述充分有力,研究方法嚴謹創新。
{3}來稿文責自負,本刊有稿件刪改權,如不同意,請來稿時注明。
{4}中文關鍵詞一般曲3-8個,選詞要規范,應盡量從漢語工題詞表中選取,英文關鍵詞應與中衛關鍵詞一一對應,不能采用英文縮寫。
{5}文題一般不宜超過30個字,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內容。避免用副標題。文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