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光密度測定 熒光顯微鏡 生長速度 微生物 死亡
摘要:據報道[Quantitative Biology,2019,7(1): 69-81.eLife,2019,8: 44812.]美國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的教授團隊利用熒光顯微鏡技術定量研究微生物的生長及死亡速度。微生物通常生長在營養(yǎng)濃度有波動的環(huán)境中,定量研究微生物在這些環(huán)境下的適應性(凈生長速度)對理解微生物的進化及生態(tài)至關重要。通常測定微生物生長速度的方法有兩種:即光密度測定法和流式細胞儀測定法。光密度測定法不能區(qū)分活細胞和死細胞的濃度,流式細胞儀法雖然可以區(qū)分死細胞和活細胞,但其操作比較復雜。為了能夠自動測定熒光酵母的生長及死亡速度,研究人員首先對熒光顯微鏡進行了設置,即對常規(guī)的熒光顯微鏡補加一些附件。
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雜志要求:
{1}稿件請附中英文對照的標題和摘要。摘要提供的信息應能客觀反映論文主要內容,中文摘要字數限定在300字以內。
{2}若文稿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它圖表,請用電腦制作相關內容,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guī)范。文字橫向排列,并注明頁碼。
{3}同一文獻反復引用者,用在正文中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標注;正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有兩位作者時中間用“和”連接,有三位或以上作者時用第一作者加“等”。引用外文文獻時只用作者的姓。
{4}來稿須為未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著,本刊反對一稿多投,要求作者所投稿件重復率不得超過25%。
{5}如果來稿系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首頁論文題名后以“宰”符號標注,并鏈接至論文首頁地腳中表明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項目編號。
{6}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作者通訊地址、電話。
{7}一級標題用“一、二、……” 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
{8}注釋要完整規(guī)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9}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10}編輯部對稿件采用雙向匿名評審,公平評審,并根據審稿專家的意見確定擬錄用的稿件,對不宜錄用的稿件及時通知作者退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