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密度電法 音頻大地電磁法 裂隙勘探 環境保護 優化鉆井
摘要:為了有效探測鉆井平臺1 000 m以淺裂隙破碎帶及其他不良地質體的發育情況,為后期優化鉆井設計、建設及運行期的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區頁巖氣鉆井平臺為研究對象,通過綜合物探方法的應用實踐,分析了鉆井平臺下方裂隙破碎帶的電性特征,指出了在鉆井過程中遇裂隙破碎帶易發生鉆井液漏失,對地下水及區域水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①采用高密度電法、音頻大地電磁法對裂隙進行立體勘探,預測鉆井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效果較好;②高密度電法對于地下埋深100 m以淺裂隙勘探效果較好,音頻大地電磁法探測深度較大,對于地下埋深100~1 000 m裂隙勘探效果較好。結論認為:綜合物探方法能夠有效探測鉆井平臺1 000 m以淺裂隙破碎帶及其他不良地質體的發育情況,可以為鉆探工作規避風險提供依據,有助于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天然氣技術與經濟雜志要求:
{1}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及編號。
{2}文章和力求取材新穎、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述簡潔,資料、數據和反映的內容務求核實準確。
{3}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
{4}注釋一律采用當頁腳注,每頁單獨編號,注釋號碼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等表示。
{5}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