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 中性粒細胞計數 年齡 子宮內膜癌 人工神經網絡
摘要:目的探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數及其與淋巴細胞比值對子宮內膜癌侵襲力的預測效能。方法方便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該院收治的81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術前外周血粒細胞數據(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中性粒細胞計數、淋巴細胞百分比、淋巴細胞計數、單核細胞百分比、單核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比值)、年齡、侵襲力相關指標(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肌層浸潤深度、腹水轉移情況、淋巴轉移情況)。采用人工神經網絡分析方法,以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中性粒細胞計數、年齡為自變量,分析自變量對侵襲性指標的預測能力。結果訓練組總的不正確預測率為28.1%,中性粒細胞計數、NLR、年齡聯合預測子宮內膜癌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肌層浸潤深度、腹水轉移及淋巴轉移的不正確率分別為29.1%、36.7%、55.7%、7.6%、11.4%。測試組總的不正確預測率10.0%,中性粒細胞計數、NLR、年齡年齡聯合預測子宮內膜癌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肌層浸潤深度、腹水轉移及淋巴轉移的不正確率分別為0.0%、50.0%、0.0%、0.0%、0.0%。結論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中性粒細胞、年齡聯合預測子宮內膜癌侵襲性,對肌層浸潤深度預測效果不佳,對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腹水轉移及淋巴轉移預測效果滿意。
中外醫療雜志要求:
{1}來稿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未在任何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中文以外的其他語言的翻譯稿需同時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譯書面授權許可,文責自負。
{2}本刊用稿采取三審四校制。來稿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主要作者簡介、正文、參考文獻等。
{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標明“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及復印件。
{4}文章正文的標題、表格,插圖必須分別連續編號。
{5}注釋的方式,序號用①、②、③、④……的形式,注釋格式為,著者:文獻名,出版社名(或雜志名),出版年(或雜志期次),頁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